您的浏览器已经过时。
本网站在您当前的浏览器中可能无法正常工作。 现在更新
蕾丝制作是赫瓦尔的象征,全岛都在制作蕾丝。它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© Ministry of Culture

龙舌兰蕾丝

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,蕾丝是用亚麻、丝绸或棉花等材料制成的。也许,更豪华的蕾丝甚至是用金银制成的。但是,一百多年来,在赫瓦尔岛上,本笃会修道院的修女们使用与众不同的龙舌兰叶片制作蕾丝。

修道院成立于1664年,但修女们从19世纪才开始制作龙舌兰花边。自那时起,从未间断,如果您前去参观,可以观看她们的制作过程。

赫瓦尔岛蕾丝制作人 - © Ministry of Culture
赫瓦尔岛蕾丝制作人 - © Ministry of Culture

准备编织线需要很长时间。首先,需要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摘取龙舌兰叶子。然后,需要从新鲜叶子的中心取出细长的白线。然后,这些线会被处理,直到可进行编织。

在编织处理好的线时,修女使用三种主要的设计风格。一种是“tenerifa”,即波浪围绕中心圆圈展开。它通过一根小编织针和一个金属鱼网针制成。第二种款式也是“tenerifa”,但它使用纸板作为底部,只用小针织针编织而成。第三种风格有更直的线条,用拉伸鱼网上的细针进行编织,刺绣采用多种手法。

赫瓦尔的传统蕾丝 © Ministry of Culture
赫瓦尔的传统蕾丝 © Ministry of Culture

所有的图案都欢快而h华贵,有太阳和鲜花的符号。修女们从不按照预定的样板进行制作——她们利用自己的想象力,并在编织中不断创新。

这一传统始于一个多世纪以前,当地的水手将一些由龙舌兰制成的蕾丝从特内里费岛带回赫瓦尔。经过长时间的研究,本笃会修道院的修女们不仅发现了其制作工艺,而且还发展了编织技巧,使其更为精致。

这里创造的新风格是独一无二的——且更漂亮。如今,赫瓦尔岛上仍然相同的蕾丝制作技术。修女们仍然尊重与这一过程相关的传统。

例如,当“bora”(北风)吹时,她们不会进行编织,因为大风可能吹破蕾丝。相反,他们会等待更湿润的“jugo”(南风)。

现在,蕾丝制作成为了是赫瓦尔的象征,整个岛处处都在制作蕾丝。它也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有关赫瓦尔岛上蕾丝制作的更多信息>